結構化面試在國考中是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面試形式,因此也是廣大考生必須要掌握的面試內容。
基本考情:
面試題量:每天兩套題(部分單位每天一套題),每套4-5道題。
面試時長:結構化面試記錄總時長,題量不同時間不同。比如面試5道題則25分鐘,4道題則20分鐘。部分崗位3道題15分鐘;看題時間和思考時間都計算在總時間內,考場桌面設置倒計時或鐘表,剩余5分鐘有工作人員舉牌或聲音提示。
材料題的時間:通常為場外讀材料10分鐘,場內答題時間為25分鐘。一般可以把場外做的筆記帶入場內。場內為考官讀題、考生聽題或考生直接看題,答題時有的部門要求思考一道回答一道,有的部門則要求統(tǒng)一思考統(tǒng)一作答。另有部門考察的材料題為場內閱讀材料,具體時長由招考單位自行規(guī)定,一般不允許在材料上進行勾畫。
考試方式:一般是考生聽題的形式,沒有題本(材料題看題,漫畫題題供漫畫題本),考官讀題,有紙筆,通常是讀一道題,考生答一道題。
面試地點:根據(jù)面試公告,招錄機關負責面試和專業(yè)能力測試工作。面試時間、地點等具體事項,詳見招錄機關在本部門網(wǎng)站和考錄專題網(wǎng)站上發(fā)布的面試公告。
公布成績時間:各部門不同,有的部門當天出成績,有的部門不會,會在幾個工作日后網(wǎng)上公布成績及最終結果,還有部分部門會在考試當天晚上電話或短信形式告知結果。
考察題型:
1、計劃組織協(xié)調能力:考察的類型包括調研、宣傳、活動策劃、評比選拔等,題目基本會結合一些專業(yè)化場景,考察考生工作能力、實際執(zhí)行力的情況。
2、應變能力:題目考察大多集中于日常工作、生活、群眾工作、輿情處理等,矛盾數(shù)基本是多元問題,需要針對各個難點做出解決方案。
3、綜合分析能力:基本每套題都有,往往以社會熱點事件為背景進行考察社會現(xiàn)象,從而了解考生對于熱點的掌握了解程度、分析能力和價值觀。也有和單位改革、實務工作等相關的題,比較貼合崗位工作。
4、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通常題目背景中包含多個矛盾,比如爭功推過、工作障礙、情緒問題等,大多是在工作中與同事、群眾之間,解決時更要注重實際可行性和技巧性,切記工作為重原則,不僅要解決矛盾,也要很好的完成工作。
5、言語表達能力:考察內容包括群眾或工作交際上的情緒開導、勸說配合、工作溝通、輿情處理等
6、求職動機與職位匹配:一般是考官現(xiàn)場對考生的追問,比如一些態(tài)度觀點提問或是日常經(jīng)歷提問,通過了解考生品行性格、過往經(jīng)歷,目的是判斷考生的個人素質和崗位匹配性。
7、反駁題:題目給定觀點和論據(jù),考生對應進行反駁,難度較大。答題思路要有理有據(jù),思維靈活。
8、演講題:演講題是2020年的新增考點,題目是以網(wǎng)絡爆火的勵志公式為背景讓考生結合崗位認知進行演講。
9、漫畫題:多為體現(xiàn)社會現(xiàn)象、哲理思索的圖畫,以綜合分析題的答題思路解題即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