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國考筆試一般由行測和申論組成,這兩門考試的成績決定著考生能否進入后續(xù)的面試,所以在平時掌握相應的做題技巧和方法,對于提高國考筆試成績來說非常關鍵。而在行測筆試中,數(shù)量關系又是一個特殊的存在,雖然題量不大,但卻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目前國考中行測的題量很大,做題時間那么短,就是要看你能不能快速地解決問題,最好方法就是解題技巧和模板。伴隨著2022國考筆試的結束,相信很多同學都想知道2022國考行測數(shù)量關系答案,但因為2022國考行測試卷內容還未公布,今天我們就以往年國考真題為例給大家分享兩道,讓大家來了解一下解題的固定模板:一起來看看吧!
一、容斥原理真題及答案
比如在容斥原理題目中,涉及兩個集合的題目相對比較簡單,可以按照下面公式代入計算。公式:第一次的個數(shù)+第二次的個數(shù)-兩次都含有的個數(shù)=總數(shù)-都不含有的個數(shù)。
【例題】 某單位有青年員工 85人,其中 68 人會騎自行車,62 人會游泳, 既不會騎車又不會游泳的有12 人,則既會騎車又會游泳的有多少人。
A.57 B.73 C.130 D.69
解:直接應用容斥原理公式:68+62-X=85-12 ;X=57 人,答案選 A。
二、過河問題真題及答案
例如在過河問題中,需要緊緊抓住來回數(shù)與次數(shù),再配上公式技巧,即可簡單做答。來回數(shù)=[(總量-每次渡過去的)/(每次實際渡的)]×2+1;次數(shù)=[(總量-每次渡過去的)/(每次實際渡的)]+1。
【例題】有37名紅軍戰(zhàn)士渡河,現(xiàn)僅有一只小船,每次只能載 5 人,需要幾次才能渡完?
A.7 次 B.8 次 C.9 次 D.10 次
解:37-1/5-1 所以是 9 次,答案為 C。
以上就是2022國考行測數(shù)量關系答案的分享,在備考數(shù)量關系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大家一定要掌握技巧,為成功上岸提供更多可能。由于行測數(shù)量關系每年涉及的考點都有變化,真題有很多,所以大家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關于國考報考的資訊與資料,歡迎關注上岸鴨公考2022國考數(shù)量關系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