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生活目的性教育,樹立科學的世界觀、遠大的理想和信念,培養(yǎng)學生行為的目的性,減少其行動的盲目性。
教師要逐步提高小學生的自覺性,幫助其樹立科學的遠大的世界觀和理想和信念,這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意志品質的首要條件。
(2)引導學生從日常小事做起,加強自我鍛煉;
培養(yǎng)學生自覺遵守紀律和生活制度,使小學生形成自動控制的良好行為習慣。教師應以身作則,從生活小事上進行訓練,耐心指導,反復訓練。
(3)組織實踐活動,在困難環(huán)境中鍛煉學生的意志,讓學生取得意志鍛煉的直接經(jīng)驗。
教師要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通過克服困難來磨煉意志,活動既要有難度,又要力所能及,使學生通過鍛煉獲得信心和成功感;有意創(chuàng)設困難情境與艱巨條件,以激發(fā)學生克服困難的主動性和自制力。
(4)充分發(fā)揮集體與榜樣的教育作用;
提供行為練習的示范與榜樣,供學生學習效仿;對行為練習的結果,及時予以評價和強化,以增強行為練習的自覺性與積極性。
(5)根據(jù)學生意志品質上的差異,采取不同的鍛煉措施。
以上是“教育綜合知識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全部解答,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關知識,歡迎大家前往上岸鴨公考官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