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海油春季招聘公共基礎模擬筆試題
1.下列說法中能體現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根本分歧的是:
A.“君子以自強不息”與“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B.“氣者,理之依也”與“理在事先,理生萬物”
C.“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與“天不變,道亦不變”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與“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2.“人認識物質就是認識物質的運動形式,因為除了運動物質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沒有,而物質的運動必取一定的形式。”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是:
A.客觀實在性
B.時間和空間
C.靜止
D.實踐
3.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說過:“乞丐并不會嫉妒百萬富翁,但是他肯定會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與這句話哲理相同的名言是:
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B.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C.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D.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4.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十四五”時期,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高標準市場體系基本建成,市場主體更加充滿活力,產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公平競爭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________基本形成。
A.現代化經濟體系
B.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C.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D.生態(tài)安全屏障
5.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十四五”時期要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確保國家________安全,保障人民________安全,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安全。
A.發(fā)展生命
B.發(fā)展健康
C.經濟生命
D.經濟健康
二、中海油春季招聘公共基礎模擬筆試題答案
1.【答案】B。解析: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在于何者為第一性,即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世界的本原,意識是物質的派生;而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世界的本原,物質是意識的派生。A項“君子以自強不息”表現的是一種道德品質,與哲學無關,“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表現的是客觀唯心主義,與題意不符。C選項“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表現的是一種運動觀,“天不變,則道亦不變”體現的是一種靜止的觀點,即形而上學,與題意不符。D選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體現的是一種實踐觀,而“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B選項“氣者,理之依也”承認了氣是世界的本原,屬于唯物主義觀點。而“理在事先,理生萬物”承認理是世界的本原,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這兩者體現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區(qū)別。故本題答案選B。
2.【答案】B。解析:A項不合題意,客觀實在性是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范疇從客觀存在著的物質世界中抽象出了萬事萬物的共同特性。B項符合題意,時間和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方式,時間和空間與運動著的物質不可分離,世界上既沒有脫離時間和空間運動的物質,也沒有脫離物質運動的時間和空間。C項不合題意,運動是物質的固有性質和存在方式;靜止是從特定的關系考察運動時,運動所表現出的特殊形式。D項不合題意,實踐是人們能動地改造和探索現實世界一切客觀物質的社會性活動。故本題選B。
3.【答案】B。解析:羅素的話表明,人只會和自己同級別的人進行比較,而不會和級別高出自己的人進行比較。A項,意思是人生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沒有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的比較,與題干名言哲理不同。B項,意思是不可能跟井里的青蛙談論大海,因為它們受到生活空間的限制;不可能跟夏天的蟲子談論冰凍,因為它們受到生活時間的限制。說明級別不同的人無法進行溝通、比較,與題干名言表達的哲理一致。C項,說明實踐出真知,與題干名言表達的哲理不同。D項,指要同時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正確認識事物;只相信單方面的話,必然會犯片面性的錯誤,與題干名言表達的哲理不同。故本題答案選B。
4.【答案】B。解析: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十九屆五中全會在京舉行。會議指出,“十四五”時期,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高標準市場體系基本建成,市場主體更加充滿活力,產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公平競爭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故本題答案為B。
5.【答案】C。解析: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十九屆五中全會在京舉行。會議指出,統籌發(fā)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要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確保國家經濟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安全。故本題答案為C。
以上就是“中海油春季招聘公共基礎模擬筆試題及答案”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