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審題如何做到準確無誤,其實很多考生經(jīng)常問,為什么自己總是偏題或答不到點子上。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知識儲備不足,寫不出資料,另一方面就是審題不到位。審清題目是答好題的前提條件,今天上岸鴨小編幫大家總結了一些能既穩(wěn)又準的審題方式。
審題誤區(qū)
1.不知全貌。
很多人在考試時容易想當然,只看前半部分,后面的自己想象,就容易關鍵信息找不準,難以理解題目核心。
2.重點不明。
思考的大部分時間,都放在了不是很重要的地方及如何在開頭上面,卻忽略了題目的關鍵信息,答非所問,一本正經(jīng)的胡說。
3.聽不真切。
個別省,結構化面試以聽題為主,需要短時間內理解題意,但是很多人卻只是機械地記錄,不去理解題目,答題又倉促,導致內容平平無奇。
審題方法
1.看清題目問什么。
拿到題目,先看問法,再看題干,結合題干抓重點。同樣的題干,不同的問法,答題內容就會不一樣。面試最重要的就是“問什么,答什么”。因此,審題審清楚,是第一步。
2.根據(jù)類型抓關鍵。
有的題目問的是我們的看法,這類考查的是辯證思維,更多關注的是社會熱點、觀點和道理。如何審清核心話題?就需要觀察一些關聯(lián)詞的前后,抓住分析重點。如果考察的是組織策劃類,審清的就是身份、工作任務、工作范圍,結合要求,明確任務開展。
3.日常訓練打基礎。
不管技術多高超,只有扎實的基本功,才能發(fā)揮其功效。因此,離不開日常的訓練。例如,找他人幫忙讀題,聽完后立即重復題干內容、抓取關鍵信息、闡述答題邏輯。如果沒有人協(xié)助,自行錄音,反復聽取練習。
相信各位考生,現(xiàn)在對如何審題是否有所了解了,在最后的考試中超常發(fā)揮!如愿考上心儀的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