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語委印發(fā)《關于在全省黨政機關和
事業(yè)單位進一步推廣使用普通話的通知》,要求各級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公務人員在公務場合必須使用普通話,全省公務人員在3年內確保達到普通話三級甲等以上水平。這一消息在川觀新聞上披露后,引發(fā)全網(wǎng)熱議。公務人員在公務場合說普通話是新要求也是硬性要求嗎?要達到普通話三級甲等以上水平是不是很難?就讓上岸鴨公考小編為大家解答。
一、公務場合必須講普通話是新要求嗎?
并不是,其實是履行法定責任
我國憲法明確規(guī)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普通話和規(guī)范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早在2004年,《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實施辦法》進一步規(guī)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接待、發(fā)表講話、發(fā)布信息等履行公務時應當使用普通話”。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以及召開的全國、全省語言文字工作會議,都對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提出明確要求。
有網(wǎng)友擔心,在公務人員中強制推廣普通話,會破壞方言的傳承。省語委辦相關負責人說,如此擔心大可不必,使用普通話和保護方言是和諧共存關系。“公務人員必須使用普通話的規(guī)定僅限于公務場合,非公務場合照樣可以講方言,甚至也可以參與到保護傳承方言的行動中。”
二、三級甲等是不是很難達到?
并不難,四川人常說的“川普”差不多就是“三甲”水平
按照國家相關規(guī)定,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公務人員普通話等級應達到三級甲等以上水平,其中,教師必須達到二級乙等以上水平。通知要求,對未達到上述普通話等級要求的人員,各地、各單位要督促其加強培訓學習,限期達到規(guī)定要求,確保全省公務人員在3年內全部達到普通話三級甲等以上水平。對新入職公務人員原則上應要求普通話水平不得低于三級甲等。
三級甲等是不是很難達到?許丹雅介紹說,普通話水平等級分為三級六等,即一、二、三級,每個級別再分甲乙兩個等次;一級甲等為最高,三級乙等為最低。三級甲等水平為倒數(shù)第二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