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字作為世界上非常古老且沿用至今的象形文字,歷史悠久,底蘊深厚。而文字相關的藝術(shù)也隨著歷史的長河有著不同的形式,主要表現(xiàn)在文字的字體和書法上,下面就字體的演變和著名書法家兩部分來說說文字相關的常識內(nèi)容。
(一)字體演變
1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 :是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善的文字 。字形柔弱纖細 :形體結(jié)構(gòu)還沒有完全定型 。
2金文
金文產(chǎn)生于商朝 :至西周而興盛 :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 。字形較甲骨文更為粗壯、象形、渾圓質(zhì)樸 :形體結(jié)構(gòu)還沒有完全定型 。
3小篆
秦李斯簡化大篆得小篆 :方塊字基本形成 :基本脫離了圖畫文字 。其字筆畫已基本線條化 :字形瘦長 :書寫工整勻稱 :圓潤秀麗 :為秦統(tǒng)一中國后推行的標準文字 。
4隸書
隸書是漢朝主要字體 :東漢末年達到頂峰 。其字字形扁平 :呈現(xiàn)出橫平豎直、俯仰向背、肥瘦方圓、結(jié)字緊密的特點 :較篆書更易書寫 。
5楷書
楷書亦稱真書或正書 :其書體表現(xiàn)出橫平豎直的特點 。魏晉南北朝時期 :是隸書向楷書過渡的時期 :曹魏時期書法家鐘繇開始把隸書轉(zhuǎn)化為楷書 。到了唐代 :楷書已成為官方文字 :并沿用至今 。
6草書
草書形成于漢代 :因書寫草率而得名 。包括章草、今草和狂草 。章草始于漢初 :是將隸書寫得草率、簡捷而成 :是今草的前身 。今草始于漢末 :從章草發(fā)展而來 :筆畫連綿回繞 :字與字之間多有連綴 ??癫萦址Q大草 :它是今草的極端發(fā)展 ?!疤煜碌谝徊輹睘樘拼鷷覒阉氐?自敘帖? 。
7行書
行書介于楷書和草書之間 :是雅俗共賞、最具實用價值的書體 。代表作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蘇軾的?寒食帖?(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 。
(二)著名書法家
二王:王羲之(書圣)、王獻之 。
顛張醉素:張旭 :代表作有?古詩四帖??草書心經(jīng)??肚痛帖? 。懷素 :代表作有?自敘帖?
?苦筍帖??食魚帖? 。
初唐四大家: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虞世南(?夫子廟堂碑?)、褚遂良(?孟法師碑?)、薛稷(?信行禪師碑?) 。前三者也被稱為“初唐三大家” 。
顏筋柳骨:顏真卿 :開創(chuàng)“顏體” :代表作有?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祭侄文稿? 。柳公權(quán) :開創(chuàng)“柳體” :代表作有?神策軍碑??玄秘塔碑??馮宿碑??李晟碑? 。
趙佶:開創(chuàng)“瘦金體” :代表作有?千字文? 。
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宋書尚意”的書風由宋四家所引領 。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quán)、趙孟頫 。
以上就是中國文字和書法演變的相關內(nèi)容,獲取更多教師資格備考資料,關注高頓上岸鴨!
相關閱讀